讀書會紀錄5/4
主題:諮商理論學派-個人中心治療(Person-Centered
Therapy)
1. 當存在主義遇上個人中心
Corey(2013)根據存在主義,將人類的基本層面分為六個命題:自我覺察的能力、自由和責任、追求自我認同以及和他人的關係、意義的追尋、焦慮、死亡和無存。Sharf(2015)指出,存在主義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選擇,所處理的主題包括:生存與死亡、自由、責任、尋找意義感及處理無意義感。
Rogers則認為人類本性是向上成長的有機體,成長的力量來自於開創自我的滿足感,以及追求社會鼓勵和真理的成就感,或許尋求真理也就像是在為六大命題找答案吧!藉由諮商關係的支持與彈性,當事人會學習到為自己負責、更自由地增進自我瞭解、以及能夠更寬廣地探索自己的信念與情感。在當事人感受到被瞭解與被接納之後,便會變得越來越不需要防衛,並且也能夠逐漸地對自己的經驗開放,自我改變就開始了。
2. 後現代取向之敘事治療遇上個人中心
敘事治療為後現代取向的其中一種,由Michael White與David
Epston提出。主要的理念如下(周志建,2004):
(1). 一種同理心,諮商師以欣賞、好奇(not knowing)與謙卑的態度進入當事人的生命故事。
(2). 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
上述二者如同個人中心中諮商員的積極、一致、無條件關懷態度,彈性、開放的態度進而促成關係,關係也帶來療癒力。
(3). 諮商關係是一種合作關係,諮商師與當事人一同挖掘生命的力量。
上述則是一種基於「人」的認定,像個人中心中反對治療者扮演無所不知的權威角色,或是把當事人當成是聽從治療者命令的病人。
(4). 相信當事人是有能力的人,強調諮商師對當事人生命的了解與感動。
上述則是作為一個人中心取向諮商師會將責任放在個案身上,並且深深相信人們是可以勝任的,以沉穩、回到中心的、存在、聚焦、真誠與有耐心的態度面對個案,且對自身是願意持續地成長以臻成熟。
一、 該學派之諮商技術整理
其實,個人中心是反對只一昧的運用技術做諮商,重點是諮商員的態度與人格,不過如果真的必須舉出技術,我想那就是對人的「深深相信」及「關係」吧!個案與諮商師雙方須有心理的接觸、諮商員在治療關係中是一致的、真實的或真誠的、表現出無條件的正向關懷,同時也能夠同理的瞭解當事人的內在架構,並在清楚「是誰的需求」的情況下,努力將對於對方的了解與感受傳達給當事人知道。
另外很重要的,個人中心的哲學理念是當事人自己有足夠的資源做正向的改善,不需要諮商員積極指導的角色,諮商員作為一個陪伴者,重要的是貼近個案,同時也重視「存在」,是否全神貫注地投入、專注在諮商關係的此刻中、與當事人同在,包含接納、傾聽、尊重、回應與瞭解……等等,都是可以展現出諮商員理解與誠懇的形式。既然談到「此刻」,個人中心也強調諮商員使用立即性的時間及效果,如此一來諮商員才更能彈性地發揮個人特質促成療癒,最重要的也是能與不同的當事人建立「『適』其所如」的諮商關係與歷程。
再來是要談談許多人一開始都有過的誤解,即便對個人中心也有一定的熟悉度了,但在撰寫第一次報告時都沒有考慮選過這個學派,原因是我將他和精微技術搞混了!後來思考後,也覺得是容易遭誤解的諮商態度與哲學基礎,很可能會被簡化為「單純傾聽與反應的技術」、「恩亨學派」。但,個人中心和精微技術仍然是有差別的!這個差別同樣也是個人中心的限制:「看起來、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完全不簡單」,理論下所要求的諮商態度更難以達到,不經一番磨練是很難精準做到的!
作為一個以個人中心理論為基礎點的諮商員,我想如果沒有對於人的深深相信是很能開始有效能工作的,阻礙自己的形式也有許多種,故我們也必須時時觀照自己的心、覺察諮商歷程中正在發生甚麼,固然會有案例與個人經驗有相似的狀態,但我們的心靜如止水,或許那些個人議題也同樣在我們的心湖裡,不同的是我們要能讓他好好的在那裡,不適因為害怕或恐懼,而是因為那些議題已然成為我們寶藏的一部份了。
最後想提,因為這學期有邀請幾位學妹組成讀書會,幾乎隔周或每周會有兩個小時諮商演練的時間,後期也都在演練個人中心,從小組演練中了解到許多在真實諮商情境中才會遇到的問題,像是諮商員會沒有顧慮太多的就幫個案承擔責任,不過面臨這樣的狀況時,需要很小心這樣的作為即回應到底是誰的需求?諮商員的意圖是什麼?這樣說真的是對個案有幫助的嗎?因此,可以選擇的方式仍然是,將生命的主控權、選擇權以及責任交回到個案自己手上,唯有個案自己親自感受所有的痛苦與美,那些強烈與感動才是最真實、帶有改變力量的!
綜合心得分享與討論
劉佩汶:
「生命猶如剝洋蔥,當你剝去一層,你也為它流淚。」Carol Sanderbourg這是第一周在寫作業之時我的感受,而經過15周對於精微諮商技術、各大學派理論、技術的洗鍊及薰陶,感覺每個禮拜都期待自己能夠換一個腦袋,但卻又不是那麼容易換得過來……,我想,或許是對於自己所相信的越來越堅定了吧!所以沒有辦法輕易的被變動,現在我想在這句話後面加個註解「生命猶如剝洋蔥,如果有一個人陪著你、看著你,他也懂那種流淚的感覺,但他不會幫你剝,因為他相信你自己可以。」
經過一學期,我依然相信,在那些讓人恐懼的東西裡,會有人們需要的寶藏。而這些寶藏的挖掘者依然是個案自己,他們有責任且有能力。下半學期也拜讀了Rogers的《成為一個人》,看完原著後覺得雖然真的沒有甚麼特定的技術,只是基於那個相同的信念:每個人至始至終都有潛力與能力去達到那個自我實現的狀態。而那種對人的深深相信卻是好打中我的心的。一開始個案缺乏勇氣、害怕受傷害,而諮商員保持同理傾聽、一致、無條件的接納與關懷,撐開一個空間並維持彈性,尊重當事人也讓他在那個空間盡情發揮、相信他可以,便漸漸成為「如其所是」的自己,我認為更是如其所「適」的自己,到最適合自己的頻率裡去、處處安在。
另外一方面,我一直對存在主義很著迷,也是Yalom的書迷,念多了存在、個人中心的著作才了解漸漸了解一些-關於他們的同根同源性,只是哲學觀的演變不同。人們「暫時」受困的理由通常與內心深層的無意義感有關,諮商員的同理是能夠協助當事人自己明白需負責的義務,並跨出舒適圈「回到」最適合自己跑道的。
關於責任,還是握在自己手中,當事人必須靠自己的努力走下去,去觀照自己生命的脈絡、去處理生命中的議題、去明晰生命的意義與終極價值,而我們手中永遠握有最大的選擇權,每一個不同的選擇都會促使我們成為不一樣的人,感受內心最深層的渴望,感受靈魂那不可承受之輕,一切關於限制與自由的產生都在每一個真誠面對生命的「此刻」,而這個此刻不只侷限在諮商室情境,更是真實人生。
所有事件陳述、情緒都是無法果斷一而二的,而所有情緒的傾瀉而下將在「看見」之後,真誠面對自己,不避重就輕地覺察最適合自己的模式,洞見並整理出自我之需求,並能看見生命深層的本質,做回生命的主人、當回自己、回到此刻,不再停留原地。
人們生於社會、長於社會,社會中的主流價值觀難免對人們有所影響,然而主流價值觀未必適合所有人,當事人看見生命本質的同時,也必學習覺察周圍環境的運行、正在發生些什麼?判斷哪些適合自己、哪些不適合,去蕪存菁,建構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模式,看見生命說的高潮與低谷、看見生命線中不同凡響的時刻,培養主動覺察、敢於選擇,並對生命負責任的能力,創造屬於自己「有意義」的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