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紀錄6/1
主題:諮商理論學派-個人中心治療(Person-Centered Therapy)之期末考演練
個人中心治療強調以下六個概念:
•
真誠的治療關係:
當事人與治療者之間所擁有的交互關係是達成一個互相信任且平等的關係,令案主能夠在一個自然、放心的情境下接受諮商治療。這點真得格外重要,不只是在個人中心學派中,應適用於任何學派的諮商關係中,要有一個令案主覺得溫暖、安全的關係,才能夠有效的讓案主拋下面具,以真實的自己來進入諮商中,才能最有效的獲得治療。
•
積極回應 (positive feedback) :
治療者應是要能夠真誠的關注在案主的問題上,而非只是假裝關心。這點上,就像是治療師的職業道德,在治療的過程中,本就應該要認真的幫助案主解決問題,而非顧左右而言他。想起來是容易的,但實行起來其實有些困難,因為坐在諮商師的位置上的同時,除了案主的問題,還有自己的焦慮需要被處理,有時候沒有把焦慮完全拋開,忙著試圖和自己的焦慮共處,就會無法全心全意地去執行積極回應。
•
無條件積極關注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所指為,面對案主的陳述,治療師所要做的是去接納和認同並關懷案主,不能帶批判性的態度,亦不作反對或贊成,避免對於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這點也是出乎意料的難,諮商師也是人,也會有自己的價值觀,這樣從小到大被培養起的價值觀是不容易被清空的,雖說要站在案主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要能夠好好地接納案主的一切,但在不自覺間往往毀吐露出一些較有批判性的話語,容易將世界兩極化,如同:好、壞等。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用詞用語。
•
同理心 (empathy):
治療師在傾聽案主自述後,要能站在案主的角度,設身處地的體會案主的內心世界。而,這是演練後,最感到神奇的一點,當被成功地被同理的時候,當事人就會神奇地繼續往下說,而且大多會十分的激動,先前覺得同理沒什麼,每天好像都在做啊!但真的了解同理後,才發現深層的同理真的事件不簡單的事情,往往同理都會過度流於表面,無法真正令案主感受到同在,且同理也並非只有言語才能夠表述其實一些非口語訊息也是會傳達出這樣的感受的。
•
溝通:
事主能夠接收到治療師的理解和接納。治療者與當事人之間的關係應是要能夠交互的,溝通的重要性便是在於,案主能夠明確地接收到治療師的理解和接納,治療者也需要能夠清楚理解到當事人所想要表達的事件或是情緒,但畢竟,起初當事人與治療者兩者也是互不相識的陌生人,要能夠有這樣的默契,應是需要多次的溝通後,才能平衡。
一致性:
諮商師對案主能作到內外一致的接納關懷,與真誠的意義相似。即為,治療者在面對案主時,要內外一致,以最為誠實的面貌與當事人進行治療的療程。也就是一種不要戴著面具去替個案諮商的概念,有沒有帶個案也是都感受得出來的,若諮商師不適以真實的面貌去面對案主,案主想當然也就不會脫下自己面具,以真實自己面對諮商師了。
綜合心得分享與討論
李易珊:
在個人中心的演練也已進行了不少次,漸漸的發現自己似乎走進了一個死胡同,因為太著重在關注個案的情緒,可以察覺到自己在問問題時腦中想的都是「怎麼問到更多的情緒」而失去了最基本的同理,這樣的狀況也在這次的演練中感覺出來。因為一直想要問出個案更多的感覺,導致沒有貼近個案,所說的詞語也都是自己詮釋過後的想法,而不是個案本身擁有的。當一次次說出了不是個案真正的感覺時,可以發現到他的話越來越少了,我想這就是諮商員沒有做到同理的警訊。
回過頭思考,了解到在諮商過程中,不管是站在哪個學派,抱持最基本的同理果然是最重要卻也常被遺忘的,「不要把自己的意圖給個案」當我一直急於想要做到什麼時候,出發點就不是在個案身上了。想過以後,發現自己可以漸漸的不那麼在意我將要使用什麼,而是在那個當下去了解一個人的生命故事,我認為這樣子的想法在往後不管在諮商這條路上走了多久都勢必不能遺忘的事情。
一次次的演練訓練自己對人更加敏感,察覺細微的神情或動作,同時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去反思和學習,這樣子的讀書會演練不管是在課堂亦或是技術的增進都對我幫助甚大。
柳画:
個人中心治療並無特定名稱的手段。在進行的治療過程中,是希望能夠帶給當事人溫暖及舒適的療程,並協助當事人成長。這些核心概念
是許多治療學派的基礎,有些類似精微諮商技術,也由於這些核心概念沒有具體的作法,缺乏結構化的實施步驟,完全屬於諮商師內在態度層面的展現,因此,在實踐上也就有其難度存在。
在這次的演練等待輪到自己與案主晤談前,整個身體都不由自主地在顫抖,我想應該是出於緊張及不知道該要與案主做些什麼的焦慮,在無比焦慮的情況下,發現自己已經沒有辦法好好地聽當前諮商師與案主的談話了,以至於輪到自己時,腦袋中是一片空白,對於諮商的歷程進行到哪裡了沒有一個確切的概念,與案主的對話也無法跟著先前的脈絡走,呈現出一個比較混亂的情況,甚至讓案主出現了懷疑是否是自己的問題,所以造成諮商的歷程出現僵局。深刻體會到了「諮商師必須學會與自己的焦慮共處」這句話,在晤談時,若是無法好好地將焦點放置在案主身上,對於諮商的效果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而,此次演練的主軸是個人中心學派,在這樣一個並無具體技術及階段論的學派下,貼近案主也顯得格外重要,要能夠仔細聆聽案主的話語,並從旁幫助梳理思緒。這些都是我在這次演練中沒有做到的,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經驗,在演練後,也從其他成員中聽到許多自己需要改進的缺點,像是語速過快、音量過小、不夠貼近理論學派等,希望能從這些建議中好好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